1908年,旅居哈尔滨的俄国侨民组建的交响乐团成立。而后,该乐团改名为哈尔滨交响乐团,沿用至今。百年前,众多漂泊在这座城市的音乐家组成了“哈响”。百年后,这支一直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乐团再次引来3名俄罗斯外籍乐手加盟。不同以往,这次招聘来的3名乐手均毕业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乌拉尔音乐学院,在乐曲的处理上有着“学院派”的严谨,又不失活泼的表现力。
昨日,三人正在为16日音乐无国界——哈响俄罗斯演奏家“品质”室内音乐会进行彩排。他们喜欢中国文化,学筷子、用“小米”、背古诗,在哈尔滨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A 中提琴乐手 60岁瓦列里
中央大街有家的感觉
瓦列里
瓦列里是一名中提琴演奏家,也是乌拉尔音乐学院弦乐系教授。别看他今年已经60岁了,但性格幽默风趣,在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抛出很多俄罗斯的谚语,是个十足的“段子手”。说起为何要来哈工作,他说:“因为我喜欢冒险,不喜欢单一乏味的工作。”从交响乐团的演奏员到乌拉尔音乐学院的大学老师,瓦列里基本10年就换一次工作,只为保持对音乐的新鲜感和活力。
“哈尔滨与我想的不一样,来之前,我看了很多哈尔滨的照片。等到这里才发现哈尔滨这么漂亮。这儿既有世界顶级的音乐厅,又有中央大街这样的欧式建筑。每次走在中央大街上,就像回到了莫斯科,让人倍感亲切。”瓦列里说。
B 中提琴乐手 柳芭娃
学会使筷子 喜欢背唐诗
柳芭娃
24岁的柳芭娃是乌拉尔音乐学院弦乐系的应届毕业生,师从瓦列里。这次与“哈响”签约不仅是工作,更是为了学习。在哈尔滨工作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柳芭娃不仅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热情,更受益良多。“虽然我们与中国乐手在对音乐的理解、体会上有一些差别,但是中国乐手扎实的功底和技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谈起为何与中提琴结缘,柳芭娃说,她3岁开始学琴,从小便展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别看柳芭娃平时很安静,最喜欢的运动竟是热情奔放的肚皮舞。到了哈尔滨后,为了尽快适应在这里的生活,她已经学会了用筷子吃饭,还跟工作人员,学会了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C 打击乐手 丹尼尔
“小米”死忠粉 想找冰城女友
丹尼尔
父亲会演奏手风琴,母亲能弹奏冬不拉,32岁的丹尼尔从小受音乐熏陶,7岁开始学习架子鼓,“乐龄”已有25年。大学考入乌拉尔音乐学院后,系统学习打击乐器。毕业后,丹尼尔当过老师和乐手,还在当地的剧院工作过。这次是大学老师推荐来哈尔滨工作的。
丹尼尔因长相酷似越狱男主角温特沃斯·米勒,受到了大批年轻女乐迷的追捧。目前还是单身的他,直言很想找一个哈尔滨女友,因为咱哈尔滨姑娘性格直爽又漂亮。此外,丹尼尔还是个中国迷,不仅喜欢中国的孔子文化和书法,更是小米手机忠实粉丝,“中国制造的东西实惠、性价比高!”
■后记
“外援”能提升国际水准
近几年冰城乐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交响乐演出,这和哈尔滨交响乐团与俄罗斯音乐家、音乐学校密切地交往分不开。越来越多俄罗斯音乐家的名字与这座音乐之城的名字连在一起。不过,哈尔滨交响乐团团长曲波认为,应该把“引进来”变为“留下来”,吸引更多国外优秀音乐家留在哈尔滨。
“从两三年前,哈响就开始运作引进外籍演奏员项目。2014年已成功吸引6名外籍演员加盟哈响。有些演员因合同到期回国,只留下两位亚美尼亚和罗马尼亚的乐手。今年,哈响预计补充8名俄罗斯演员。”曲波说,“哈响”团队曾多次到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莫斯科等地招聘,虽然在中国的工资远比在俄罗斯的要高,但因为签证、审批等复杂原因,很多外籍演员都被“卡”住了。“只要经费允许,未来我们还将补充更多国际新鲜‘血液’,提升哈响的演出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