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成功举办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周到细致的服务、完备高效的保障、文明热情的市民……无不给国内外跑友留下深刻印象,哈马用满满的诚意赢得了业内乃至社会各界的好评。首次办赛便从国内众多同类赛事中脱颖而出,精致的体验直逼世界著名马拉松比赛。日前,资深跑友——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优享创智创始人毛大庆发表对哈马的评述文章,本报现予转载,希望对哈尔滨继续做好哈马赛事有所启发。
今年手拙,从首尔至哈尔滨,近十场马拉松的记述都没来得及写。今天(9月15日)晚上赶着把最近一场的先写了。主要是因为这个赛事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如潮的好评,而后天(9月17日),就将迎来今年的北京马拉松,也是我第一次作为“关门兔子”参与马拉松。去年陪同抑郁症患者庄超完成他的首马后,我对北马提了一长串意见。在今年北马前发出对首届哈马的评述,是希望看到今年北马的进步,希望能够成为一场令跑者骄傲、享受的精彩之作。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马拉松热潮在最近几年席卷全国,注册赛事近两百场。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拥有历史悠久的马拉松赛事外,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加入了马拉松热潮,并借马拉松带动旅游经济,这就是近几年国内如火如荼的马拉松经济。
马拉松经济本身无可厚非,但如何才能把一场耗时较长且线路贯穿城市的大型赛事办好,让跑者满意并充满回忆,全面展现城市风采和生活风貌,却是很多新晋马拉松赛区的国内城市亟待完善的课题。
从这个角度上看,首次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冰城哈尔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主办方用周到的赛事服务和细节上的体贴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魅力和对待马拉松运动的满满诚意。
到冰城 怀旧歌声伴我跑马
于我而言,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是我追逐“百马梦想”中的第43站。在这一站之前,我已经不重复地在全球42座城市中完成了42个全程马拉松赛,这其中包括纽约、波士顿、东京等国际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事,也包括中国久负盛名的北马、上马、厦马,可谓是阅马无数。
对于每一个以旅行者身份来到陌生城市跑马的跑者而言,一座城市对待马拉松赛的组织细节和态度,就是这座城市留在跑者心中的名片。
国际马拉松六大满贯为什么值得全球跑者追捧,并且在报名时一票难求,就是因为这些城市从赛会组织、路线设计到沿途补给、赛后服务等方方面面的细节都做得非常优秀。
而在国内,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赛会组织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向国际标准看齐。
而在一些刚刚加入马拉松城市阵营的二线城市,马拉松体验尚存在很多令人遗憾的细节,赛会服务亟待完善。
今年是哈尔滨第一次举办马拉松赛事,我为什么要把哈马作为自己的第43站马拉松?一方面源自我对冰城一直以来的好感。另一方面,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上世纪80年代那首红遍神州的《太阳岛上》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浓浓的怀旧情结。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鱼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歌声引领着我,从炎炎夏日中的北京飞抵冰城哈尔滨,和50多名毛线团小伙伴以及全国三万名跑友一道,享受了一次非常精致的马拉松赛事。
有诚意 经典线路必须点赞
一场马拉松比赛的长度是42.195公里,国际著名城市的赛会主办方通常都会把城市中最具标志性的道路、建筑、景区融入到比赛线路上,于是,如何进行交通管制、如何协调沿途补给和医疗服务、收容车服务,都成为考验主办方的大课题。
在一些初次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城市,经常会出现把赛道放在荒郊野外、沿途补给站的饮用水匮乏、收容车密度不够、沿途厕所少、终点领衣物奖牌地点模糊等状况,给跑者带来了非常不愉快的马拉松体验,甚至造成赛事混乱。
而在首届哈马赛事结束后,我必须为赛事主办方和美丽的冰城点一个大大的赞!
冰城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所有参赛的跑者都能感受得到。
我在国内参加的几十场马拉松赛事中,哈马带给我的赛道体验最好!
在马拉松线路的设计上,主办方用心良苦,几乎占据松花江两岸所有重要道路。中央大街、马迭尔宾馆等冰城标志性道路和建筑都包含在路线中,湿地环抱的大剧院、美丽的太阳岛、壮丽的松花江和跨江大桥,在跑步途中全部尽收眼底,靓丽的风景为跑者突破身体极限、创造PB(个人最好成绩)提供了天然的能量棒。
很精致 补给充足服务高效
主办方的精致还体现在沿途的秩序维护和补给供应上,从清晨到午后的五六个小时里,哈尔滨大部分城区的主要道路都采取了交通管制,沿途群众有序等候,还热情地为跑者加油助威,着实让我感动。
除了这些基础细节外,一些加分项甚至令从不重复在一座城市跑马的我产生了明年再来哈尔滨的冲动——
在哈马的最后12公里赛程上,每一公里都设有补给站。
补给站不仅供应饮料,还有水果、马迭尔冰棍、哈尔滨红肠,盐丸、能量胶一应俱全。
一百多人的救护跑团就在赛道上一起奔跑,密集的救护站和充足的药品。
后半程,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处大型降温喷淋。
在比赛终点,跑者被迅速疏导,所有人都能通过大屏幕即时看到自己的成绩。
跑过终点一小时后,跑者就能在哈马官微上查到自己的跑步照片。
还有,就是那枚设计精美、很有标识性的完赛奖牌。
这些令人感动的细节如此贴心、周到,我在之前参加的国内一线城市马拉松赛事中都没有过这种精致的体验,却在二线城市哈尔滨首次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中收获了这样的意外惊喜。
有秩序 城市赢得跑者好感
从一场马拉松赛事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气质,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在不同城市体验马拉松的原因之一。在哈尔滨,除了以上这些细节外,还有一些画面令我印象深刻——
越来越多的跑友把饮料瓶立于路边,而不是随便丢弃;有个别路段的市民因为急事需要穿行赛道,经过协调,他们在民警的指挥下有序快速通过。
在我跑过终点后,亲耳听到很多和我一样远道而来的跑友对赛事的赞扬,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辞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发自肺腑地对冰城产生了深切的好感。
这些年,每当我从纽约、柏林、东京那些闻名世界、历史悠久的大满贯马拉松赛事归来后常想,中国的马拉松赛事是否也能在各种细节和服务上更加人性体贴?
在哈尔滨,我的疑问得到了一个接近完美的答案。如果有些不足,可能就是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设置,可以有更多优化空间, 包括起点错开了壮观的索菲亚大教堂……
不过,考虑到组织者想要设计一条最美马拉松线路的初衷,这也可以理解。
无论如何,通过在哈尔滨愉快的马拉松体验,我的观念发生不少变化,我相信,只要用心、认真,中国一定会打造出越来越多像哈马这样不输国外先进水平的精品赛事,让跑者有更精致的马拉松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