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农业局为解决宁远镇洪山村农作物产量低的问题,经过3年努力,年产量翻一番。
宁远镇洪山村距离宾县县城近70公里。由于常年受小气候影响,气温偏低、无霜期短,再加上土壤呈酸性,导致农作物产量低,是附近有名的贫困村。“农作物产量低一直是我们村850户村民的心头病,多年来平均亩产也就几百斤,达到1000斤的时候都很少。”洪山村支书孙福林告诉记者。
孙福林说,洪山村共有耕地1万多亩,村民850户。2013年县农业局为洪山村提供了298个大棚及水稻育苗技术后,村民们通过大棚种植水稻来改造低产田。3年间近百户村民参与了大棚种植,水稻亩产由当初的几百斤提升到现在的2000斤左右,足足翻了一番。村里特意为贫困户提供了政策扶持,目前已投入100个大棚,改造低产田4000多亩。通过3年的大棚种植摸索,村民已经可以把水稻生育期足足抢先20多天。原本要5月中旬后才下种,现在已经可以和别的村一样,4月中旬就下种了,弥补了气温低、无霜期短的短板。
三年的低产田改造,洪山村的土壤酸性已改变很多,这两年村民的收益明显提高。孙福林说,由于改造效果明显,打算在未来3年内,使大棚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