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讨会上,12位国际问题“大咖”研判世界大势,洞悉中国机遇,对2018年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如何走好大国外交之路,给出了前瞻性分析。一起看看这些观点:
12月26日,“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研讨会现场。新华网发
1、美国在经历一场“美国反对美国的战争”。特朗普不是造成美国分裂的原因,它是美国分裂的产物。特朗普带来的变化是一个长远的、根本性的变化,美国可能再也回不到过去。
——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如果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单靠减税,并不能真正降低其远高于新兴国家的制造业成本,而更重要的是,它还将损害被美国人视为最核心利益的美元霸权。
——乔良,空军少将,国防大学教授
3、民粹主义本身未必不好,如果欧洲能在政党政治层面最大程度吸纳和包容民粹主义的合理政治主张,整合优化广大民众的力量,这将成为重振欧洲的契机。
——陈志瑞,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
4、英国早晚要重新回欧盟。因为英国40%以上的贸易是和欧盟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要留在单一市场里面就必须要交会费,交会费又不是欧盟成员国,这不太正常。
——田德文,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5、中东现在是大乱,一年比一年乱。旧有的格局坍塌、新的格局建立不起来。伊朗目前尚不具备平衡中东全局的实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东地区事务不愿深度介入,俄罗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平衡该地区的各种力量。中东出现内外不平衡,这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李绍先,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6、中东地区,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力量试图和伊朗形成平衡,当这种平衡形成的时候,中东地区就有和平了。我对2018年的中东局势比较乐观,中东地区绝对不可能爆发大规模的代理人战争。
——殷罡,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
12月26日,新华网第八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研讨会现场。新华网发(郭小天摄)。
7、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将长期处于僵化状态。只要普京在任,我估计他们的关系就好不了。普京明年如果连任,又干6年,到2024年是72岁,那么西方与俄罗斯关系会僵持很长时间。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8、2018年中日关系会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不是恢复到过去的水平,而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形成一种新型的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实质性改善,还需要安倍拿出切实行动。
——张焕利,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9、欧洲人也在不断反思,欧洲未来如何在国际上仍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欧洲内部要重新开启一体化的讨论,至少在大国层面上,正在形成基本共识。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10、我们一定要立足周边,落脚在亚洲,我一直认为“一带一路”要精耕细作的是周边,使“一带一路”真正成为和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的倡议。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11、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是一个标志,以后将形成机制化,不是只开一次。政党外交会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超越了原来国家的界限,这是一个新兴的、值得关注的领域。
——高祖贵,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12、中国发展继续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对国际秩序的塑造力也持续增强。前行道路上难免艰难险阻,我们要居安思危,规避风险,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