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初夏,欧洲大陆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短短50多个小时内,他造访了两个国家,与三方进行对话,出席近30场活动……
如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中欧关系的稳定意义深刻。这场旋风式的访问,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签大单促合作】
六月的布鲁塞尔,阳光倾城,微风送爽。当地时间2日下午,在建于18世纪的公爵夫人谷国宾馆内,出席签字仪式的中国和比利时代表笑靥如花。
双手紧紧相握,快门咔咔作响。在克强总理和比利时首相米歇尔的共同见证下,他们签署了基础设施、工业、质检、电信、物流、港口等领域多份双边合作文件。
这仅仅是克强总理此次访欧硕果的一个缩影。在德国,中德在经贸、新能源汽车、三方合作、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签署了十余项双边合作文件。
在欧洲理事会总部,克强总理还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道,共同见证投资、知识产权、海关、科技合作等领域10余项合作文件的签署。
总理访欧,不虚此行!
【话全球达共识】
“毫不夸张,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是最富有成果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如此说。的确,中国和欧盟无论是在全球化、自由贸易还是在气候变化方面都扩大了共识,向世界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
克强总理也表示,中欧双方在多领域有重要共识。双方都主张要继续推进全球化向着包容普惠公正方向发展,主张维护自由贸易,遵循国际规则。
“支持更多的中国人来这里消费。”在中欧工商峰会上,克强总理的一句话博得满堂彩。在旅游合作方面,中欧领导人在布鲁塞尔的埃格蒙宫共同为“中欧旅游年”和“中欧蓝色年”标识揭牌。
中国人信守“言必信、行必果”,将会继续履行《巴黎协定》承诺,也希望同世界各国就此加强合作。在中德两国总理共见记者时,克强总理表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推动并签署《巴黎协定》,并最早一批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别方案。在布鲁塞尔,克强总理再次表示,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老朋友再聚首】
在谈生意、话合作的同时,克强总理也不断发展在欧洲的“朋友圈”。于他而言,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当之无愧的老友。
此行已是克强总理上任后第三次访德,默克尔任内已9次访华并于去年来华出席G20峰会,创下西方在任领导人访华之最。一次次的互访、互动,让两人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
如今,中德总理之间这份可贵的“老友情”继续延续,也感染着其他欧洲领导人。以幽默著称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与克强总理似乎共同语言颇多,两人时常谈笑风生,互动频繁。
【中国造欧洲捧】
克强总理此次欧洲之行也不忘为“中国制造”站台。在柏林,他呼吁德方为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大飞机C919取得欧盟适航认证提供支持。
在布鲁塞尔,克强总理与米歇尔共同参观了吉利沃尔沃汽车创新成果展,饶有兴趣地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在一辆依托吉利沃尔沃自主研发的汽车旁边,克强总理兴奋地向米歇尔展示了此车“拉风”的后视镜。聊到兴头处,两人一起探身坐进了车里。这样的“豪华阵容”让现场人群发出了惊呼:“这车不得了,里面可是装了两个领导人!”
如今,创新合作已成为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引擎。“中国造”正凭借着绿色、创新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的喜爱。在中欧工商峰会会场外,欧洲商人伯纳德·德格罗特告诉记者,他正在寻求进入中国市场,学习中国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先进经验,并推广至其他国家。(文字记者黎藜、许可、王洪江,摄影记者饶爱民、刘卫兵、王晔、谢环驰、张铎,编辑吴铮、孙浩,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相关新闻:
李克强访问为中欧关系添动力
中欧双方达成多项协议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6月2日报道】在特朗普大肆批评欧洲领导人处理贸易和安全问题的手法之后,中国周五与欧盟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从而把双方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加强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欧洲必须自立之后,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发生了。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周五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举行会晤后说:“今天,中国和欧洲展现了对子孙后代的关切和对全世界的责任。我们坚信,美国昨天做出的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是个严重错误。”
李克强则表示,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因素增多”,“我们要以中欧合作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不久前与欧洲领导人的会晤可能标志着这个在二战灰烬中诞生的同盟走向转折,欧洲将转向中国这样的比较稳定的经济伙伴。
【中央社布鲁塞尔6月2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中欧领导人峰会,会后三人一起举行简短记者会。
图斯克在记者会上表示,欧盟与中国大陆是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贸易、投资、移民危机及北韩议题上扩大合作,此外,今天欧盟与中国也展开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合作,这代表欧洲和中国团结担负起对下一代及对全世界的责任。
在对欧中关系诸多肯定之际,图斯克结尾时提到对于中国大陆人权议题的关切,并透露在7月欧盟将与中国大陆进行人权对话。李克强并未对此直接回应,他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欧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尊重彼此根据自身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
峰会未发布共同声明,不过,晚间欧盟单边发布的新闻稿中,仍对这次会谈正面看待,表示会谈为双边关系带来重要的发展,并为影响全球的伙伴关系提供新动力。
【德国《商报》网站6月2日报道】在周五的欧中峰会上,双方在贸易政策上发生分歧,未能对计划发布的联合声明中的一个段落达成一致,所以早就协调好的对《巴黎协定》的承诺也就没有发表。
尽管如此,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称此次欧中峰会是双边关系史上最好的峰会。他肯定地说,“这不是宣传”,双方找到了共同点,“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在某些方面更精确地阐明立场”。
拦路石是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争吵。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被承诺从2016年12月起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该地位可使中国免交高额惩罚性关税。但欧盟目前正在构筑防御机制对付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呼吁欧盟履行世贸组织协议规定的“国际义务”。中方警告,这对中国非常重要。
欧盟外交官指出,以前的会议也不曾发表共同的最后文件;对于气候问题,双方意见还是完全一致的。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海关事务以及研发方面的合作文件。
彰显中比中德“过硬”关系
【《自由比利时报》网站6月2日报道】题:中国总理来访,米歇尔首相盛赞中比关系“过硬”
比利时首相夏尔·米歇尔周五傍晚在布鲁塞尔公爵夫人谷国宾馆欢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他盛赞比利时以及欧盟和中国的关系“过硬”。
有四位比利时副首相出席两位政府首脑的会晤,这是比利时重视李克强此次访问的重要信号。会晤后,双方签署多份双边合作文件。
目前拥有沃尔沃品牌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控股集团,将对比利时根特的工厂投资2亿欧元,用以生产新款沃尔沃SUV XC40。这款车型比该厂目前生产的沃尔沃XC60要小一些。比利时通讯社记者称,在公爵夫人谷国宾馆的院子里,展示着一辆XC40“概念车”。
此前,李克强参加了欧中峰会。双方由于在贸易方面的纠纷并未达成有关气候的联合声明,但强调会坚持遵守《巴黎协定》。
李克强还会见了比利时国王菲利普。
【比利时《Le Vif》周刊网站6月2日报道】周五晚,比利时和中国签署8项贸易协议。按比利时首相米歇尔的说法,这体现了两国之间及北京与欧盟之间关系“过硬”。
这些合作文件是在布鲁塞尔公爵夫人谷国宾馆签署的,米歇尔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见证了签字仪式。
有多个协议涉及中比两国在港口方面的合作,泽布吕赫港和安特卫普港位列其中。泽布吕赫港将会直接向中国转运根特沃尔沃工厂生产的2.4万辆汽车。
由比利时联邦食品链安全局与中方签署的协议,主要涉及向中国出口畜产品的卫生和保障规则。比利时运营商Telenet则与中国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推广移动通信5G标准。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6月2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柏林凸显了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日益孤立: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当天,李克强在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后表示中方将继续履行承诺。对于李克强的表态,默克尔说:“非常令人高兴。”而上周末在七国集团峰会上和特朗普关于气候保护的对话则被她称为“非常令人不满意”。
除了气候保护,默克尔和李克强周三、周四会晤的主要议题是自由贸易。默克尔说:“我很高兴德中共同认可某些原则,例如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她说,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传统的贸易国家”,因此知道“自由贸易有利于双方,有利于各方”。最后这句话可被理解为对华盛顿旁敲侧击。
与李克强的讲话相呼应,默克尔还呼吁推动欧盟与中国之间的投资协定谈判。她说,今后和中国签署自贸协定也是可以想象的。默克尔和李克强在贸易问题上为两国设定了共同的突击方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德中关系只是充满阳光。例如,中国计划实施电动汽车配额制度,就让在电动汽车方面刚起步的德国生产商非常头疼。不过,中方周四发出缓和信号,表示这个问题已找到解决方案。
深化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6月2日报道】短短几年前,中国和欧盟间因存在诸多政治问题和贸易分歧而从未被预料能结成任何形式的全球性大规模战略联盟。2日,在布鲁塞尔,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的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却释放出了这样的信号:欧盟和中国将取代美国担当起全球领导者的角色。这其中的重要基础是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而欧盟和中国明确表示继续支持该协定。
尽管在中欧峰会召开的同一天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纯属巧合,但却为峰会营造了意想不到的深度。中国已从一个沉默寡言的污染大国变成了绿色经济的支持者及欧洲在这一战略领域内的主要盟友。
中国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在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和电池等生产领域遥遥领先,国内市场十分广阔。布鲁塞尔也非常重视中国在亚非发展中国家中的强大影响力,这一影响力能在《巴黎协定》缔约国间注入凝聚力。
此外,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不限于对抗气候变化领域。自美国新政府开始挥舞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大旗以来,北京就将目光转向布鲁塞尔,寻求能助其维持开放节奏的伙伴。
【俄罗斯真理网6月2日文章】题:欧盟与中国:原则让步于利益(作者 观察家德米特里·涅尔谢索夫)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在访问欧洲。在特朗普结束访欧行程、布鲁塞尔与华盛顿关系不睦的背景下,观察家开始大声议论欧盟与北京结成新联盟的可能性,欧盟转向中国已不可避免。
至于中国,它扩大与欧盟合作的意愿已无需证明。单是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涵盖了整个欧亚大陆,以打造成由北京主导的统一经济空间。
欧美关系出现分裂,欧盟软肋全面暴露。为避免战略上的单打独斗,它不得不寻找美国的替代者。身为新兴超级大国的中国,不啻为布鲁塞尔的最适宜选择。
首先,中国并非俄罗斯:没有乌克兰问题羁绊,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也不会一直抱怨和歇斯底里。当然,此处没有“可怕的”普京。
其次,中国是遏制气候变化的坚定斗士。中国的排放已经令空气变得相当糟糕,其实它别无选择。重要的是,与欧盟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会给自己接触最新技术创造机会。
第三,中国在非洲大陆是不可小觑的玩家,而欧盟对这块土地寄予厚望。布鲁塞尔同中国人协商、协调战略是顺理成章之举。
第四,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它在欧盟的投资雨后春笋般不断增长:2016年达到约350亿欧元。